甘南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东乡这所学校让孩子们开启梦想之路 [复制链接]

1#

来源:凤凰网房产兰州站

“学校就只有个铁栏杆围着,一片光秃秃的水泥地,看不出一点学校该有的样子。”2年前,姜虹接到担任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的任命第一次到达目的地时,这是学校留给他的第一印象。如今,学校已落地建设,名学生在这所现代化学校里开启梦想之路。

当初,面对光秃秃的校园和眼前东乡县孩子们的生活状态,姜校长不禁想起11岁时,他的母亲过世,从小寄养在叔伯家,求学之路充满坎坷。成长中的种种不如意,和学成归来后20年的教育生涯,让他深知上学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怀着这份感恩,他毅然决定投身到学校的建设,发挥自身的光和热。

在此之前,姜虹是兰州一所高职院校的校长,在去东乡前,他曾犹豫过,是继续从事现任的工作,还是选择接手眼前这所还未成形的学校,他甚至怀疑十几栋楼的学校规模,没有三年时间是不可能建起来。

年8月学校开工建设,三个月时间,一所崭新的校园屹立而起。次年5月学校成立,9月迎来了首批学生的正式入学。

坐落在甘肃省东乡县的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在很多人眼中是一所及其特别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免除一切费用,只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这是学校的办学初衷。招生过程中家长、教育局领导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咋可能有这样的好事?”甘南招生宣传中,一位当地教育局的领导不理解,大家都对这种招生宣传半信半疑,最终在向甘肃省教育厅咨询确认后,才开具证明允许在甘南州宣传招生。

证明拿到了,学校的老师开始去各个学校宣传招生。正值年年底大雪封山,车过不了,招生处的老师们只能背着宣传简章,上山挨家挨户的做宣传。第二年,相似的情景上演,又遇临夏州修路,车还是开不过去,老师们只好蹚着泥泞,一路步行着去讲解招生政策。

有的家长不理解,因为家在大山深处,只有独一户,每天能吃饱穿暖就足够了,对于教育没有一丝的概念。“我们进去时,一个孩子在苞米堆上啃大饼,问他,你想上学吗?孩子竟然回答‘你给钱吗?’”出乎意料的回答,让招生的老师更加坚定了要让孩子们上学接受教育的信念。

在学校老师的不懈努力、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学校的配合下,年的招生任务突破式的完成。不仅如此,在9月学校招生结束后,政府还动员了名学生进行短期培训,顺利毕业后的他们也走向企业,回馈社会。

目前学校已步入正轨,开设6个专业、有73名教职工,近名学生就读。学校成立运转后还和当地政府对接,在学校后勤部门招聘中优先考虑临夏州、东乡县的精准扶贫户,不仅实现了让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的初衷,还带动了当地贫困户的就业。

口布折花、装饰布铺设、酒店台布……这些专业课的设置,让学生们全方位的掌握到实用的技能。酒店管理专业调研室主任景瑜昌老师说“理实一体化”的授课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当晚自习总有学生主动找老师去请教问题。

担任酒店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张景瑞体会最深的是孩子们刚来学校时,不愿意和老师交流,见面都躲着走。现在不仅会主动上前打招呼,生活学习上的问题都乐意与老师交流。

学生马晶晶一天的生活是从早晨六点半的跑操开始,说起选择的专业,“最开始报名也不是很了解具体要学什么,就是单纯的感兴趣。”经过半年多的文化课和专业实训课的学习,她说:“自己对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现在的学习生活很满意。”

昔日光秃秃的水泥地不翼而飞,崭新的教室和会议室屹立在屏障似的围墙里面,金色的阳光经过教学楼旁那一排挺拔葱郁的枝叶,照进教室的玻璃窗来,显得分外亮丽。

姜校长谈到了同是广东国强基金会在广东清远设立的一所慈善性质的高职院校,对于远期的发展,校长希望能在今后可以对接到这所高职,让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孩子们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尽管家庭贫困,但还是希望有继续读书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好的出路。今年学校打算再招收到人,3年计划招生到0人次,并申请重点中职学校建设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走出大山,有选择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