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介绍了“不种稻子的稻城亚丁”,其中提到了一个词——香格里拉。
作为从字面上看不出端倪的舶来词,一看到“香格里拉”几个字,我们通常的感觉就是——啊,世外桃源,高大上又真善美的人间净土!
所以,出去旅游,很多人都会慕名选择去香格里拉游玩,但是我们真的知道香格里拉是什么意思,在什么地方吗?
“香格里拉”一词最早出现于小说之中。
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发表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以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刊登在《国家地理》上的游记和照片为原型,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
书中这里是个有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
该小说发表后引起极大反响,不久便被拍成同名电影并荣获多项奥斯卡奖,更使“香格里拉”一词为世人熟知。
之后,“香格里拉”一词被郭氏家族买断,成为连锁奢华酒店,更是为“香格里拉”这个词的高端定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很多人都想知道,作者笔下的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
可能有人现在会说:我知道啊,香格里拉在云南啊,地图上标着呢——香格里拉市。
其实,现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州府香格里拉市,以前叫做中甸县。
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度、尼泊尔就开始炒作,宣称香格里拉找到了。
当时中国了解外界的信息并不那么的迅速。
香格里拉的原型在中国西南的横段山脉中,这里是川滇藏三省交界之处。
书中虽然没有具体提到某个地点,但是这一带的风景与《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的总体一致,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很有特点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够找到,如:梅里雪山、稻城亚丁三神山等。
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云南算是最早开始做旅游宣传和推广的省份了。
年10月,云南启动寻找香格里拉的考察活动。
年9月,经过一年时间的酝酿,云南省政府在迪庆州府中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庆,并提请中央政府批准香格里拉的更名。恰好中国当时也需要香格里拉这张名片,年12月17日,中甸县获准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年12月16日,香格里拉县又撤县设市,成为现在的香格里拉市)。
当四川政府缓过神来意识到的时候,香格里拉的命名已成定局。
在四川境内再设一个香格里拉县是不可能的。
于是在年,四川省将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的日瓦乡更名为香格里拉乡(年2月10日,稻城县香格里拉乡又撤乡建镇),将稻城亚丁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并且以最原生态的香巴拉来称呼稻城亚丁。
香格里拉的英文名Shangri-la,来源于藏传佛教“香巴拉”一词。
正因如此,西藏也宣称真正的香格里拉其实在其昌都地区一带。
大家都想冠上这个秘境的美誉,三个省区谁也不让谁。
为了防止对冠名权的争夺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三省区每年都要召开协调会。
年10月12日-18日,在四川召开的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协调会上,三方终于达成共识,推出一个“大香格里拉”的概念。大香格里拉区域包括川滇藏交界处的甘南、昌都、甘孜、迪庆这片藏区。
最后,就是皆大欢喜,大家都是香格里拉!
现在,大家说去香格里拉旅游,一般都是指的去云南的香格里拉市。
不过,约瑟夫·洛克当年曾求助过木里王,到过稻城亚丁。四川的稻城亚丁-木里一带的地理结构,与《消失的地平线》里面描述的金字塔一样的雪山、大寺庙、金矿等一致,而云南、西藏则找不到这么吻合的地方。所以,很多人认为香格里拉应该在四川的稻城亚丁——最后的香格里拉,而稻城亚丁,正好又处于大香格里拉的核心区。
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还需要每一个旅者自己去亲身探寻。
年,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留下这样一段话:它沉睡在岁月的冰河,方圆平方公里的土地留存着大地最古老的记忆和大自然最真实最纯粹的心灵。它被时光遗忘,千万年来,日升日落,默默守着自己。
香格里拉,其实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至于究竟在哪里,倒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
喜欢的可以点个赞,回个复,再关个注,继续与小编交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