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12
.
年7月10日星期五
拉卜楞寺是我们这次环线中最远的结点。今天离开拉卜楞寺就开始往回走了。我们的下一个重要节点是四川阿坝县境内的莲宝叶则。我们将一路向南取道甘肃的碌曲县、玛曲县,青海的久治,到四川的阿坝县。
回程中又经过桑科草原,一路仍是草原和牛羊相伴。虽然出来这么多天了,大多时间都在草原行走,牛羊见得多了。但看到山坡顶上一群一群的羊仍忍不住停车又拍了几张羊的照片。
.
.桑科草原上的羊群
.
.
.
离开拉卜楞寺走了公里多看到山坡上嵌有白色的“中国锅庄之乡”几个大字,这是到碌曲县了。虽然才下午3点半左右,我们也不打算再走了。此前,我们已分别在扎尕拉、尕秀和拉卜楞寺三处连续三个晚上在户外床车露营,想住酒店休整一下了。而且我们这次出来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避暑,不急于赶路。于是进入碌曲县城,找了一家酒店住下了,而且住了两天。
.
.甘南碌曲县山坡上有“中国锅庄之乡”的大字
.
住进酒店后,石头忙于洗衣服什么的,我则忙着给各种电器充电。户外电源、笔记本电脑、对讲机、相机电池、充电宝、剃须刀、头灯什么的一大堆,床头柜都堆不下了。其实这些充电都可在车上解决。不过出门在外,总归是提高保险系数有备无患为好。
.
.住进酒店休整,光充电就这么大一堆
.
甘南碌曲县,海拔3多米,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在这里避暑非常舒服。在这里我们基本上没有出门,就在酒店休息,整理整理照片什么的。傍晚出去散了散步,看到街道非常干净,人很少,显得很清爽。这县城的建筑也都很不错。“人民会堂”中心广场很气派,前面三座小桥的样式和布局使人不由得不想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也让人想起四川平武那座其布局结构酷似北京紫禁城的报恩寺,以及它的传说故事。
.
.碌曲县“人民会堂”广场
.
.
年7月12日星期日
在碌曲县住了两天后,今天继续回程。又经过尕秀,停车参观了一下这里旅游度假村。入口牌坊上书“尕秀村生态旅游第一藏寨”,大石头上刻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这个旅游村规模不小,老远就看见一排排的红顶房屋。路边具有当地特色的雕塑,公路边漆成彩条的人行道,都让路过者侧目。一进入口,就看到两边墙上体现当地人生活的浮雕。我看到有旅游团正在此参观,导游认真地在作讲解,就像一个旅游景点似的。从前天我们露营的尕秀帐蓬城到今天的生态旅游第一藏寨,都有不俗表现。在夏日,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有高原草原的优美景色,尕秀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成为甘南乡村旅游的典范。
.
.
.
.
.
.
甘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甘南境内的公路堪称景观公路,每走一段就可看到路边有观景台。这些观景台同时也是休息区,有停车场,有卫生间。让过路人在休息的同时,观看甘南的大美景色。
.
.S省道上的一个观景台和观景台下的景色
.
.
在草原行车,常遇牦牛群或羊群过马路甚至就沿着马路走。此时马路就变成“牛路”或“羊路”了,这些牛或羊才不管有车没车,总是不紧不慢地走。它们是草原的主人,驾车的客人只好客随主便了,耐心地等待机会才慢慢地开过去。
.
.此时,马路变“牛路”了
.
到玛曲后,我们没有在县城停留,直接开到了玛曲黄河桥头才停车下来。“玛曲”的藏语意思就是黄河,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川、甘、青三省结合部。黄河自青海流入玛曲,迂回公里后又流回青海,形成一个大弯。因此玛曲县黄河桥头就成了一个景点,名为“天下黄河第一弯”。大唐人好称天下第一。这次出游,仅黄河,就游历了四川若尔盖的“黄河九曲第一湾”和此处甘肃玛曲的“天下黄河第一弯”两个天下第一了。据我所知,山西省石楼县和陕西清涧县之间还有一个“天下黄河第一湾”,其名与此处的“天下黄河第一弯”只有半个字之差。
.
.“天下黄河第一弯”前面的景点指路牌
.
在玛曲黄河桥头,上刻“天下黄河第一弯”红字的暖色石碑在浓郁的蓝天白云下面显得十分突出。这种样式的石碑是甘南地区景区的共有标志。前文中的的尕海湖、桑科湿地公园等都有这样的石碑。
.
.
.
高原的艳阳下,玛曲黄河桥以三个优美的弧形孔跨过黄河,桥上无车,岸边无人,这里的世界安静得出奇。黄河的风拂过脸庞,岸边草原上的小白花在风中跳跃。桥的上游不远,一座红亭通过一段栈桥与岸上相连,通往小亭的栈桥已被封,不知这个小亭是做甚的,也许是一个水文监测设施吧。
.
.
.
.
.
.
也许黄河这个弯太大了,这里只是它微观的一段,很直,站在这里并看不出黄河第一弯。不过这个不重要。有这个石碑,就有这个第一弯。有眼前开阔的天地,就有宽广的视野。有头上深邃的蓝天,就有脑中深远的思绪。有这片阳光灿烂的安静世界,就有心底的舒畅。
从玛曲黄河桥过了黄河,我们沿着国道往青海的久治县进发。一边开车一边观赏草原风景。又经过一片湿地,看到牦牛的倒影和天空的倒影同时映在湿地中的一个小水泽中,煞是好看。
.
.水泽中的牛影
.
正在观景时,忽闻米饭香。原来是车载电饭煲的饭已好了,这才想起该吃中午饭了。于是找了一个路边能停车的地方下车午餐。恰遇牧场主过来,看到我们的折叠桌椅和炊具餐具,很是好奇。交谈了几句后,他们骑着摩托车走了。旁边牧场的草地上有很多黄色的花和紫色的花,小山坡上完全被绿草覆盖,就像铺的地毯。此处海拔米,空气纯净,且路上极少有车经过,安静之极。吃着饭我突然觉得这不是人呆的地方,而是神仙呆的地方,以致吃完饭都不想走了。
.
.牧场边的午餐。国道旁,甘肃玛曲县境内,海拨米
.
.
午饭后,继续前行,经过阿万仓镇。这里是甘南地区的又一个度假地。密集整齐的红顶平房,不知是牧民的定居点还是旅游客房。一组以牦牛为题的“高原魂”雕塑立在镇口,雕塑石座上是“阿万仓湿地公园欢迎您”的欢迎语。寺庙建筑前面,彩色的帐蓬、景观小木桥、经幡、牦牛等组成了这里的画面。寺庙旁一条栈道通往山坡顶。我们没有沿这条栈道上去,回来写这篇游记时查阿万仓资料才知这条栈道是通向美景的一条栈道,山的另一边才是这个湿地公园的最美风景。留下一个遗憾,只有以后有机会走到这边再来弥补了。
.
.阿万仓镇是甘南地区的又一个度假地
.
.
.
.
.
.阿万仓镇路边的风景
?
.
在阿万仓镇还有一个神奇的所在。在公路上远远地看到一群庙宇建筑,这些建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金碧辉煌,更主要的是它们各种各样的造型。除了像其它寺庙一样的飞檐走壁造型的建筑,还有极其简约的长方体和一个巨大的圆柱体,通体鎏金的表面更让它们显得不凡。从公路上的路牌知道了这个寺庙叫“宁玛寺”。
.
.这个寺庙的建筑的各种造型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
.
.从路牌上知道了这个寺庙叫“宁玛寺”
.
这个宁玛寺清静得很,庙外庙里根本看不到人,牛倒是不少。庙门口、长廊前,空阔的草地上都是牛。你见过牛转经吗?我走到庙门的那一刻就有一头牛在寺庙的门洞里绕着转经筒在“转经”呢。
.
.宁玛寺里外都没看见人,只有无处不在的牛
.
.
.
.
.
.
.“牛转经”
.
宁玛寺的建筑风格是甘南寺庙建筑多样性的代表。鎏金的房顶是其共性,房顶下面就各不相同了。
.
.宁玛寺多样性的建筑风格引人注目
.
.
.
.
.
.
在宁玛寺,最夺目的是那个巨大的圆柱体,全身鎏金,在汉白玉栏杆的三层台阶之上,立于天地之间,气势不凡。我和石头正在猜这是一个什么建筑,忽见它缓缓地转动起来了。原来它是一个巨大的转经筒!查了查它的来历(以下的数据来自网格):
宁玛寺大藏经转经筒,由兰州福田集团全额资助,总投资万元,历经四年建设于年8月31日落成。转经筒总高度35.81米,下筒直径12.43米上筒直径17.6米,筒体浮雕由尼泊尔工匠纯手工锻铸鎏金而成,鎏金使用黄金60公斤,旋转经轮总重量达吨,其中内装大藏经8部共11万册,重量达86吨。于年8月31日通过世界最大的大藏经转经筒吉尼斯纪录认证。
.
.世界最大的转经筒在三层汉白玉栏杆的平台上立于天地之间,气势不凡
.
我走近它时,看到有十几个人正推动着这个巨无霸在转经。这个神奇的转经筒除了使他们获得精神的寄托之外,还让他们齐心协力。
.
.
.
从工艺的角度讲,这个庞然大物,平衡和润滑做很得不错,虽然重达吨,但几个人就可推动它旋转起来。我走下台阶,突然看到一个黑色香炉,回头再看看金色的转经筒,云天之下,它们之间传递的密码有谁能解呢?
在这里遇到这个世界最大的转经筒纯属意外,要不是好奇心驱使我们进入宁玛寺,今天就错过这个机缘了。这是不是也是一种缘分呢?
.
.云天之下的金色转经筒与黑色香炉
.
离开宁玛寺后,仍是一路的草原牧歌。这边,一对白马亲密地在一起吃草。那边,小马驹跟在妈妈后面,在开满花的草地上跑得欢。小山坡下一条弯弯的小河,反射出天空银色的光。绿草地上遍布的点点黄花,把草地变黄。一群马在河边安静地觅食,悠然自得。水流沃野,花开莽原,好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
.
.
.
.
.
最后,我们从甘肃玛曲县进入青海久治县境内,直到久治县城。给我们的感觉,青海这边不论是路况还是县城的街道和建筑都比甘肃那边要差一截。
因流连于沿途的风光,到久治县城已经是傍晚6点了。进入久治县城后,我们把车慢慢开着,寻找合适的露营地。开到主街看到一道气派的大门,门楣上挂着国徽,粗大的门柱上有久治县的“县委”、“县人大”、“县纪检委”三块牌子,心想这里应该是安全的地方了。一看门禁是开着的,毫不犹豫地将车开了进去。这个政府大院很大,好几幢办公大楼,办公楼前有很多停车位。办公楼后面是样式统一的住宅区,应该就是该县公务员们的宅第了。我们的车停在一幢办公楼的前面,旁边是一辆依维柯,上面喷有“法治宣传”字样。这辆体积相对较大的车充当了我们的一面屏风。这天是周日,但办公楼没有上锁,一楼有卫生间,比较方便。只是卫生间的水关了。不过我们车上常储有水,这不是问题。
当然,这毕竟是在县太爷们的眼皮底下,我们还是低调些好。因此,这天做晚饭和洗漱等都简化了一些。
明天就要回到四川境内了,今晚是我们在“外地”的最后一晚。在青海省久治县政府大院的庇护中,我们在床车里睡得很踏实。
.
.青海省久治县政府大院,7月12日晚,我们的床车在这里露宿
.
.
.
(待续)
.
上一篇:川西-甘南床车行(9)——拉卜楞寺
-------------------------
远山呼唤我的灵魂,远山留下我的过痕。
大家好!我是远山呼唤。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