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出发甘南这块热土珍藏了哪些红色记忆,小 [复制链接]

1#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片片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为人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甘南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在成立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追寻革命先辈在甘南的足迹重温红色记忆,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甘南是一块英雄的土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军长征先后两次经过甘南,途径迭部、临潭、玛曲三个县的广大地区,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珍贵的革命遗迹,为甘南增添了一笔浓墨重彩的红色文化。

俄界会议遗址、腊子口战役遗址、茨日那旧居、杨土司革命纪念馆、宣侠父烈士纪念馆、肋巴佛烈士纪念亭、临潭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黄正清将军纪念馆……一个个坐标,一处处圣地,熔铸了人的革命信仰,展开了甘南红色旅游的画廊。

甘南红色记忆

俄界会议遗址

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俄界景区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景区之一,深厚的红色文化与绿色资源完美结合,在这片土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俄界会议遗址,位于迭部县城东南68公里处的达拉乡高吉村。此地属岷山峡谷地带,山峦重叠,阻断南北通道,达拉河穿行岷山南北,沟通甘川。

年9月12日,在今迭部县达拉乡俄界(高吉)村召开了扩大会议,在会上作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讨论了红军北上的任务与到达甘肃后的战略方针;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揭露和批判了张国焘退却主义、军阀主义和反党、分裂红军的错误;会议决定由、周恩来、彭德怀、王稼祥和林彪组成五人团,作为全军的最高领导核心,决定组建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通过了彭德怀关于缩小部队编制的建议。

俄界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在甘肃境内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确定了红军北上进入甘肃的战略方针,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破坏党和红军的阴谋,为长征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年5月25日,俄界会议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甘南州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腊子口战役遗址、腊子口战役纪念碑

腊子口战役遗址和腊子口战役纪念碑,位于迭部县东北部的腊子口乡政府驻地北5公里处的深山峡谷中,距县城约公里。此地是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素有“天险门户”之称,也是如今省道岷代公路上的一处地势极为险要的峡谷隘口。

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使红军摆脱了被敌人四面合围的危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妄图利用恶劣的自然条件“困死”红军的阴谋,突破了长征中的最后一道关口,为顺利进入陕甘地区开辟了通道,因此被载入了革命史册。

为了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战役的辉煌胜利,年8月21日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并于年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红军的英勇战斗而闻名天下的“天险腊子口”,现已成为省内外著名的红色旅游基地,被列为省级“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之一。年5月25日,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宣传部于年5月确定腊子口战役遗址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茨日那旧居

茨日那旧居位于迭部县旺藏乡政府驻地东南的茨日那村,距县城45公里。

年9月13日—15日,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此地时,曾居住在该村一幢木楼上,并在这里向红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15日拂晓离开了这座木屋,为能赶上红四团,决定改走捷径,带领参谋及警卫人员20人,从茨日那村前这座木架仙人桥上渡过白龙江,向高山爬涉翻越多米高的压浪尼巴和高日卡两座大山,直奔若尕沟崔古仓村,与大部队汇合,向腊子口挺进。

迭部县委、县政府先后两次拨专款对该址进行了维修,茨日那旧居至今保存完好,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5月25日,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土司革命纪念馆

杨土司革命纪念馆位于卓尼县柳林镇的博峪村,依山而建,处于村庄的中心位置。

杨积庆烈士是卓尼第十九代土司,年9月中央红军进入杨积庆土司领地,他不但没有执行国民党阻击红军的命令,而且迅速修复已毁栈道和木桥,让红军顺利通过,并开仓供粮30余万担,为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向洮岷胜利进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红军完成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年12月,杨土司革命纪念馆被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在地博峪村历经岁月洗礼和沧桑变迁,现已成为融现代农牧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红色教育和农牧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

宣侠父烈士纪念馆

宣侠父烈士纪念馆位于玛曲县城以西8公里处。年8月,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甘肃特别支部成员宣侠父来到玛曲宣传革命,成立了“甘青藏民大同盟”,起草《甘青藏民大同盟宣言》,为加强周边部落的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宣侠父在玛曲活动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50天,但他自始至终给予甘南人民热忱的帮助和支持,为饱受封建军阀压迫的甘南藏族人民指出了自力、自强、团结起来求生存的光明大道,为在黑暗中寻求民族解放的藏族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年11月,玛曲县宣侠父烈士纪念馆被命名为甘肃省党史教育基地。

肋巴佛烈士纪念亭

肋巴佛烈士纪念亭位于卓尼县城东南洮河南侧的古雅川山腰,建于年。

年,肋巴佛在卓尼的康多、勺哇一带秘密串连贫苦农牧民,成立了“草登草哇”(7族组织),暗中抗粮抗捐,商讨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策略。年3月27日,肋巴佛带领藏汉群众,在临潭冶力关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甘肃南部农民起义,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牵制了封锁陕甘宁边区的反动军事力量。年4月19日,肋巴佛参加甘南农民暴动各路义军首领军事会议,成立了“甘南农民抗日自卫军”,肋巴佛任洮岷路藏兵司令。

肋巴佛以宗教领袖的身份,带领受压迫的老百姓举义旗,抗暴政,在黑暗中寻求光明,在荆棘中探寻革命道路,最后加入,成长为甘南藏区的第一个藏族员,成为一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强战士。这在甘南的近现代史上是罕见的,同时他以浴血奋战的经历写下了千古流芳的光辉篇章。

临潭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洮州会议旧址

临潭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在新城北街,为临潭县迄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原为北宋吐蕃唃厮啰首领“鬼章王”官邸,元代为元世祖忽必烈南下攻取云南大理时驻跸之所,俗称“鞑王金銮殿”。明清时为城隍庙。

年8月14日,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在朱德、徐向前等率领下进驻新城。8月19日,在新城隍庙成立临潭县苏维埃政府,9月27日,又在城隍庙内召开了“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否定了张国焘西进的错误计划,使红四方面军最终走上北上抗日的正确道路。9月29日,由朱德在隍庙戏台上作了整军报告,下达了北进的命令。红军于9月30日撤离临潭。

红军在临潭的42天,革命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在其后的年3月,新城镇又成为肋巴佛等领导的甘南农牧民起义军在新城征战中的指挥所。

这是甘南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揭开了临潭人民革命的新篇章。年,临潭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厚植红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的主要基地。

黄正清将军纪念馆

黄正清将军纪念馆位于夏河县拉卜楞镇。

黄正清在甘肃特支的引领下,组织甘南人民英勇反抗封建军阀的残酷剥削与压迫,于年春,将祸害草原的马家军阀驱逐出拉卜楞。黄正清创办了近代意义上的全日制正规学校——拉卜楞第一所藏民小学。黄正清先后三次为抗日前线捐赠了头牦牛、0匹战马和00张羊皮。年11月他又率领拉卜楞致敬团前往重庆,向国家捐献战机30架,表达了安多地区各民族同胞支持抗战的决心。年9月20日,组织万名群众欢迎解放军,见证夏河解放,自此拉卜楞地区踏上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

黄正清将军是开国将军中唯一一位在甘肃的藏族将军,他一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他的一生是曲折坎坷的一生,也是为国家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一生。正如习仲勋评价他:“是与我党长期真诚合作的藏族老朋友,他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大西北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正清将军纪念馆现已成为夏河县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回眸间,腊子口的硝烟仿佛仍没有散,洮州阻击战的枪声仿佛仍在回响,俄界会议的灯光仍在人们心头闪亮,英雄的故事仍在千里岷山、雪山草原、黄河两岸、迭山白水、洮河之滨传唱。金戈铁马虽已远去,但潺潺的流水、肃立的旧址,依旧讲述着当年的烽火故事。让我们踏上甘南红色之旅,穿梭革命时光隧道,感受历史风云的震撼,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甘南日报后晶晶

作者/来源:甘南日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