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网络扶贫我们在路上#
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城出发去康多乡,需要走一百多公里的山路,不敢肯定这就是距县城最远的乡镇,但确信这里有全县最难走的路。穿梭在群山之中,车轮下的道路只有两种状态:上坡和下坡。开车的司机董师傅向记者说:“在康多,汽车只需要两个档位,上坡下坡都用一档,再有一个倒挡就可以了。”
最让人揪心的,还是漫山遍野的大雾,能见度不过三五米。这一百多公里的路,我们硬是走了四个小时。从不晕车的我,都有了头重脚轻、天旋地转的感觉。
一、
此行的目的地是多玛行政村,是甘南州市场监管局的帮扶村之一,也是康多乡唯一的一个省级贫困村。从年起,州市场监管局便就选派干部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多玛村有5个自然村,分布在六个山头上,距离最远的多藏自然村离乡政府所在地白土咀村有将近20公里的山路。离村委会所在地果扎自然村最远的是连珠自然村,村民来一趟村委会,需要翻山越岭花费大半天。
到达目的地——村委会所在地果扎自然村,五间平房是驻村帮扶工作队日常生活工作的场所。迎接的村支书万苏闹说:“我们村偏远、落后,基础差,村委会现在的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包括取暖的炉子,都是州市场监管局捐赠的。”万苏闹曾经也是贫困户,如今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已牛羊成群,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为全村致富带头人。在今年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工作中,以高票当选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村民活动室里,宽大的LED屏上滚动显示着各项惠农惠民政策,万苏闹指着屏幕说:“这也是州局的资金购买的,特别实用,有啥事这上面显示出来,年轻人可以学着认认汉字。”
路过一片农田,退休的老支书蒲建国介绍道:“这是村里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前光是听说中药材收入高,却没有人带头种,还是州市场监管局给每家每户发了药材种植补助,群众们的热情才高了,现在家家都腾出一点地来种药材。”
二、
走进五保户万地加老人家中,一个不大的院子,围墙边码着整齐的柴垛。老人和州局的帮扶干部很熟悉,招呼我们进屋喝茶。
屋内的炉子是藏区常见的连锅炕,这种做饭、烧水和取暖兼顾的土炕,是生活在高原的藏族人生活智慧的体现,最大程度利用宝贵的燃料,使得屋内温暖如春,灶台上方挂着十几条腊肉,熏的金黄。
“这是过年前州市场监管局送来的,有米有面有油。”“我这个房子还是驻村干部和乡上帮忙建起来的。州局王国庆局长前几天还到家里来了,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很大,党的政策好,干部们好!”万地加老人竖着大拇指,并不流畅的汉语夹杂着藏语,需要翻译才能完全听懂,但老人脸上洋溢着的感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年春节临近之际,甘南州市场监管局党组在自身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多玛村划拨慰问资金2.5万元,并安排干部职工分批入户,广泛开展一系列走访慰问、帮扶救助活动。
三、
离开了万地加家,村干部建议我们再去看看环境最为恶劣的连珠村。在群山环抱之中,初见连珠的人,无不赞叹其风光优美,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这一方水土无法养活一方人。这里的农业生产尚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康多乡下定决心实施异地搬迁。作为帮扶单位,甘南州市场监管局也全力投入其中。
手机信号很弱,地图APP很久才显示出当前的海拔高度:米,和山下的直线落差有多米。就算常年生活在高原的壮汉,脚步快一点也会气喘吁吁。
如今,连珠村的异地搬迁新村已经基本建设完毕,这种以实木为主要材料的藏式民居极具特色,竣工后兼具美观和实用性,是农牧民群众心目中理想的住。,很多群众说,就是县城的一些房子也没有这么气派。连珠村村民决定开春后便搬入新房。无法养活这些农牧民的大山,将迎来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而搬到山下的村民,也将开始全新的生活。
四、
有机会和几名致富能人攀谈让此行更加充实。
32岁的尼知它是位很有天赋的原生态弹唱歌手,曾经是全村闹事的刺儿头,也是出名的贫困户。州局驻村帮扶干部根据他的特长,联系了卓尼县歌舞团,让他进团培训学习了一段时间。果然,专业学习让尼知它脱胎换骨。他靠着弹唱手艺,在青海和甘肃藏区已小有名气,网上有音频、视频广泛传播。他如今每年赴青海演出四到五个月,收入能达到三四万元。尼知它变了,从钉子户走向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行列,现在他闲暇时就积极向乡亲们宣讲政策,因为熟悉藏汉双语,还成为村里的翻译官。
踏实肯干的达目代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年创办了多玛村第一个农专社,养殖西门塔尔种牛,今年终于可以出栏买卖了。严桂生是多玛村松花蜜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他走南闯北几十年,最终选择回乡创业,年合作社已有了盈利。他的话很有代表性:“帮扶,除了物质,更多的是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几年,州市场监管局的干部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老观念和陈旧的生活方式。谁都想过上好日子,这几年外出打工的人明显多了。我们村的这两个合作社,一开始都是在摸索中开办的,现在能走上正轨,真的要谢谢州市场监管局出谋划策、资金支持!”
五、
村支书万苏闹说:“年村集体经济实现了3.2万元的盈利,给贫困户每家分了元,钱不多,但给了我们很大信心,政策好,帮扶到位,我们也应该埋头苦干,幸福要靠自己奋斗。”
真情帮扶不止,付出总有回报。近年来,甘南州市场监管局全局上下也认识到,帮扶工作不仅是一项责任,更是需要用心用情投入的一项事业。入户结对、走访帮扶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出力、休戚与共的工作格局。多玛村的面貌也在日渐改善,自立、自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生活现状已成为共识,村风民情焕然一新,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