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张钦胡伟杰1月21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打响疫情防控战。当地在群防群控抓牢疫情防控硬举措的同时,重点突出防疫宣传,加强健康教育,不仅安然度过此次疫情危机带来的全新考验,更以此公共卫生事件为契机,开展“健康银行”建设,凝聚起健康革命的强大共识。“马背防疫队”在宣传防疫“马背防疫队”借防疫开展健康教育“喂,喂……村里的乡亲们,没事就不要外出,不要串门,出门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这是甘南州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仁多玛村的“马背防疫队”在借助疫情防控,开展健康教育。佐盖多玛乡是甘南州合作市唯一的纯牧业乡,平均海拔米,这里地广人稀,牧民群众居住分散,有些冬季牧场信息很闭塞,牧民无法及时了解外界信息。为了及时将疫情防控知识让群众知晓,合作市佐盖多玛乡各村陆续发动牧民群众志愿者,与包村干部、卫生院医护人员、民警成立马背流动防疫队,辗转穿越在茫茫草原上。“马背防疫队”每天不间断地在偏远村户开展宣传,用喇叭循环播放藏汉双语联防联控《通告》《农牧村疫情防控十不准》等防护知识。他们还成立了偏远村的运输队,为群众送去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护用品和生活物资,解了牧民群众的燃眉之急。“冬窝子”里的牧民们接到防疫物资后,都亲切地叫他们“马背上的大喇叭”。“牧民住得很分散,刚开始时对疫情并不是很了解。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对牧民们触动很大,他们更加注意健康卫生。”佐盖多玛乡仁多玛村“马背防疫队”成员拉毛才让说。在甘南州,这样的“马背防疫队”还有不少……疫情防控期间,甘南州还通过创作快板、口号、花儿、顺口溜等接地气的方式,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变得既有趣又接地气,让农牧民群众喜欢听、听得进、记得住。加快建设“健康银行”,为每个人增加“健康储蓄”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更关乎公共福祉。早在年,甘南州开始倡导“全域无垃圾”。在全州4万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上实行环境革命,要求“视线内无垃圾”,并制定了几十项环境整治及生活习俗改革的标准,从草原、道路一直治理到灶台、炕头。此次公共卫生事件中,甘南州党员干部、联户长、网格员等全面动员,全身心投入,不仅让环境革命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健康革命的强大共识也得以凝聚。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南州委书记俞成辉说,疫情防控全民战让长期存在的“健康理念普及难、卫生习惯养成难、高原疾病预防难、传染疾病控制难”等突出问题解决进程大大加快,有助于把广大农牧民从“无病不预防、有病不重视、小病不经心、大病听天由命”的落后观念中解放出来。在碌曲县尕海镇的一个牧民定居点尕秀村,一场以人畜分离、卫生整治为先导的美丽乡村建设已拉开帷幕。村道上的牛马粪便得到清理,土路铺上了青石板。村庄供排水、垃圾收集、公共厕所都得到改造升级。当地群众卫生习惯理念的提升也在大大加速。“以前村里环境差,村民家里卫生状况也不好。”尕海镇党委副书记王麟说,经此一疫,现在大家都对个人的卫生健康状况变得很重视,生怕因卫生习惯不好而导致生病。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从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的当地老百姓越来越多,但“放下羊鞭”并不意味着能马上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尤其是符合现代卫生要求。针对此,甘南州在人居环境改善、农牧民生活习惯转变上仍将持续发力。俞成辉告诉半月谈记者,借这次疫情防控,甘南州正加快由卫生管理向健康治理过渡,加紧建设“健康银行”的步伐,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水平,为每个人增加“健康储蓄”。(刊于《半月谈》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