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甘南郎木寺旅游简介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

郎木寺是一个地名,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共同下辖的一个小镇。

一条宽不足m的小溪从镇中流过,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清澈见底的白龙江水把小镇一分为二。江北是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赛赤寺,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

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郎木寺

别名

达仓郎木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地区

四川若尔盖、甘肃碌曲

电话区号

地理位置

川甘交界

人口

方言

藏语、西北话

气候条件

天气明显冷山上风大

著名景点

仙女洞、白龙江源头、大峡谷、红石崖

机场

夏河机场

车牌代码

川U甘P

目录

1历史沿革

文化特色

旅游信息

郎木寺是一个地名,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共同下辖的一个小镇。

一条宽不足m的小溪从镇中流过,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清澈见底的白龙江水把小镇一分为二。江北是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赛赤寺,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

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郎木寺镇属于川甘两省分治,西倾山支脉郭尔莽梁北郎木寺麓的白龙江畔,地处甘川二省边界。郎木寺的两座寺院均为藏传佛教寺院(许多介绍郎木寺的文章、地方性标牌和电视专题片以及媒体对郎木寺这一地名的称谓可谓五花八门,甚至趋于以讹传讹的程度。郎木寺有两座规模较大的寺院,分别属于四川和甘肃两省管辖,人们总爱望文生义的将郎木寺理解为寺院的名称,加之近年来郎木寺的两个寺院都将各自的寺名冠以郎木寺来对外宣传,于是概念上的混乱就在所难免。郎木寺是地名,不是当地哪座寺院的名字)。

郎木寺镇

郎木寺属川、甘两省分治,地图上有明确的界限,实际上两省百姓混居,很难界定,因而郎木寺又是一个囊括了川、甘两省的地名,两省依照地名法的相关规定,规范的写法均应为郎木寺。郎木寺由藏语地名达仓郎木演化而来。

达仓是藏语音译,有虎穴之意,郎木为藏语音译,有吉祥天母、仙女之意。因而郎木寺以前固有的藏语地名全称为达仓郎木,这一地名在安多藏区广为流传和使用,且历史悠久,简称郎木。而寺是汉语,郎木寺是近代汉语地名的称谓。郎木之后加寺这一体现藏语音译、汉语附后的地名最初的含义为:郎木(地区的)寺院。然而这一称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自哪里已无从考证。

在汉文化传入当地之前,达仓郎木是藏区百姓普遍使用的地名,自使用郎木寺这一地名后,原地名达仓郎木在民间仍在沿用,又因川、甘两省汉语方言等因素,同一地名的汉字书写却不一致,如达仓纳摩、德合仓郎木等,让普遍接受汉文化熏陶的外来者难以从中理解其蕴涵的真实含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藏文翻译中因方言存在的差异导致地名的不规范和边界地带使用地名的随意性,给前来郎木寺旅游的外地游客造成了诸多不便,无形中阻碍了外界对郎木寺的进一步了解,但藏语所表达的含义是固定不变的--虎穴仙女,多么富有寓意的地名!

据考证,郎木寺作为汉语表述的地名,最早出现在红军长征时期的电文中。年8月上旬,红军长征处在最艰难的阶段,因《松潘战役计划》失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不得不调整部署,转而实施《夏洮战役计划》,拟过草地北上。夏、洮即今甘肃境内甘南州的夏河流域和洮河流域,郎木寺恰恰是当时从四川松潘草地去夏、洮地区的重要驿站之意,是四川连通大西北的北大门。红军走草地北上途中有这样一份电文/p>

陈昌浩关于右路军攻打上包座敌之行动部署

致朱德、张国焘电

(年8月9日0时)

朱、张/p>

(甲)一军团在巴细(西)。此地为包座通阿细(西)茸、岷州大路东南距上包座百一十里,东距下包座七十里隔大山。步到阿细茸二十里,再四十里为救济寺(即求吉寺,作者注)。巴细两条大路,一条阿细西北赴郎木寺三天路,另由巴细或班佑经热当坝到郎木寺三天,途中有土房……(丁)据向导说阿坝有路通郎木寺,大概要过大河……

----《长征档案》中卷页(中央*史出版社)

郎木寺作为地名,在年8月红军高层的一份电文中就出现了次,郎木寺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可见一斑,这也是迄今我所知道的用汉语表述郎木寺这一地名最早的汉文文字记载与今天规范的书写方法完全相同。

0世纪50年代初期,郎木寺也是西南、西北军事政治斗争的一个中心,那时,郎木寺作为汉语地名,再次出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西南部队的军用地图上,之后,郎木寺作为地名约定俗成的出现在中国行政区划地图中。

从我记事起,郎木寺川、甘两省的僧俗百姓历来都通用郎木寺这一地名,直到0世纪90年代后期,属四川辖区若尔盖县的个别政府部门将郎木寺书写出那摩寺、纳么寺等,均出自藏语方言音译的不同表述,属于不规范的汉字译文。

随着世人对郎木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