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遇见甘南,就是遇见久违的乡愁碌曲篇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久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15/6239962.html
五彩经幡长年漂浮在高原的每个角落为牧名祈福,也为远方的朋友祈福-----MeetGannan碌曲县宣传片

1

则岔石林

则岔石林是碌曲县的三大著名旅游景区之一,也是甘南自治州乃至甘肃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年,则岔石林与尕海湖一起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岔石林位于海拔米的甘南州碌曲县洮河南部,景区全长22公里,面积达2万公顷,最高峰海拔米,最低处海拔米。该地系造山运动上升,并经流水侵蚀、风剥雨蚀而成的大面积硅灰岩石林。妖峰屹立,千姿百态,以“险、峻、奇”著称,主要景点有“青天一线”、“灵猿望月”、“唐僧师徒”、“骆驼峰”等,它们神形兼备,维妙维肖,每个景点又都渗透着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的传说故事。据史载,历史上唐蕃曾在此会盟。这里也是13世纪末叶蒙元残部同盟军会战的古战场之一。它位于碌曲县城南52公里处的拉仁关乡则岔村,是一处由石杰岩组成的地貌景观,是我国少有的集森林、草原、石林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则岔石林全长10公里,是一处由地壳变化上升造成的硅灰岩石景观,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剥蚀和流水的侵蚀,形成各异的奇峰怪石,巍然屹立,远远望去,如一片岩石森林,有猴子窥月、玉女老妪、将军峰、和尚石等星罗棋布的奇峰怪石。壁立千仞的石峰间有长近百米的“石门一线天”,宽仅容一驮畜经过,潺潺流水穿石门而过,石门内修有百米的木栈道,供游客出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是进入石林的必经之路。壁立千仞、刀壁斧削般的则岔石林,以其鬼斧神工的奇特造型和森林茂密的秀丽景色,具有峨嵋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黄山之奇的特点,可与昆明石林媲美,与四川九寨争秀。这里是造山运动地块抬升后,经流水侵蚀、风雨剥饰而形成的大面积硅灰岩石林在则岔石林的峰顶及岩洞中,有大量古海洋生物化石。在藏族人民的心中,则岔石林的每一座山峰,都与藏族人民的英雄之神格萨尔王的故事有着密切联系。洮河南岸溯则岔石林向南,山青水绿,奇花异草飘散幽香,珍禽异兽出没林间。远远望见耸立的石壁组成天然屏障,雄伟奇险。行至石林脚下,则见一条石峡訇然裂开,则岔河从中奔腾而出。相传此“一线天”为藏族史诗中的英雄格萨尔一剑劈开,成为进入石林的唯一通道。如今,石壁上还留有马蹄印痕,相传为格萨尔坐骑所为。则岔石林景区共有三道石门,“一线天”为头道石门,越往里则越险,风景也越奇,尚有人迹未到之处。小贴士


  

类型:地貌景观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9:00-18:00
  

门票信息:30.0-40.0元
  

交通:

1、省内外游客请乘坐各类交通工具到达甘肃省省会兰州市

2、兰州市汽车南站乘坐兰州至合作的大巴车,到达甘南州首府合作市,车程约3.5小时,然后在合作市汽车南站乘坐合作至碌曲的大巴抵达碌曲,车程约1小时,然后在碌曲县广场乘坐碌曲至则岔石林风景区的旅游小面包车可抵达景区,车程约40分钟。去景区的面包车票价一般是10元/人,集体可与司机讲价。

3、如组团旅游,请直接开车到达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然后沿碌曲至则岔石林的旅游公路(也可沿着洮河水顺流而下即可抵达)抵达则岔石林。

2

尕海湖

甘南的尕海湖,异于青海尕海和德令哈市的尕海盐湖。尕海湖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年被评为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尕海湖所在的地域,藏胞称之为“措宁”就是“牦牛走来走去的地方”。尕海湖水草丰茂,许多南迁北返的珍稀鸟类在此落脚和繁殖,黑颈鹤,灰鹤,天鹅等珍禽遍布湖边草滩。到甘南旅游不能不到碌曲,来到碌曲,不能错过尕海湖。夏日的尕海湖,野花铺盖着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烟波浩淼的神湖万鸟聚会,这里是雪域高原真正的香巴拉,是甘南碌曲境内的高原明镜。尕海湖距县城49公里,在国道线公里处,海拔米,候鸟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6.2万亩,大小湖水面积为亩,平均水深为1.5米,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年被评为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年尕海湖与则岔石林一起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草原的天空深邃如井,云如裙裾。镶嵌于草原之中的圣湖像一面明净的镜子,倒映着蓝色的天,白色的云。近处的湖面上,鸟飞鱼跃,波澜壮阔。8月是草原最好的季节,柔风夹杂着湖畔的花香扑面而来,顿感心旷神怡。湖边成群飞起的水鸟吸引了游者的目光。这种水鸟黑羽白腹,秀美的双腿及长长的嘴巴红得鲜艳,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桓,时而掠过水面,轻落于草甸,一起一落间,身姿舒展优美。在当地,关于尕海湖有许多美丽的故事流传。其一是,传说很久以前,在尕海滩这片美丽的草原上,七仙女们轻歌曼舞,采摘野花时,跌落了一颗翡翠,顿时化作碧波万顷、烟波浩淼的圣湖,从此尕海湖就成为滋润尕海草原生灵的源泉。其二是,传说尕海湖是以女神的化身,是亚洲一大山神之臣的妻子、水龙王的女儿。当初山神派大臣来管辖这片草原,使得尕海这处草原水草肥美、生灵兴旺,大臣之妻、水龙王的女儿勒加秀姆对这片草原情有独钟,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故后来大臣离去之时,水龙王的女儿舍夫恋地而留在了这里,化作下汪清泉,滋润着尕海草原的万物生灵,这就是现在的尕海湖,群众亲昵地称其为“勒加秀姆”。群众把该湖成为“圣湖”、“圣水”,意思是说尕海这片草原已神灵化了,“勒加秀姆”的血液(即湖水)已渗透到尕海草原的所有山山水水。任何人都不能污染湖水,滥挖草原,干任何损害草原生态的事情就是对神灵的伤害,是要受到惩罚的。尕海湖四面环山,发源于南山郭尔莽梁的琼木旦曲、翁尼曲、多木且曲三条河流注入该洼地后,与洼地泉水成为尕海湖永不枯竭的源泉。湖的四周形成了大片的沼泽地,水中生长着泥鳅、石花鱼等水生物。沼泽和草甸中成长的苔藓及蕨麻、梅花藻等多种植物,为鸟类提供了广阔的觅食点和栖息空间。每年春末夏初,成群的白天鹅、灰雁、班头雁、灰鹤、棕头鸥、赤麻鸭、绿翅鸭、针尾鸭、鸬鹚、草原百灵等近百种鸟类,从南方和东南亚一带飞来,在这一高原“神湖”安家、产卵、育雏。也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一群群在这里栖息、繁殖越夏,因此成为国内黑颈鹤的重要繁殖地之一。小贴士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08:00-21:00
  门票信息:50元
  交通 1、尕海没有直达班车,但可乘坐夏河或合作前往郎木寺的班车,在尕海处下车;若从夏河包车经桑科草原、尕海湖前往郎木寺,费用在元左右。2、从夏河汽车站乘坐直达郎木寺的班车,费用71.5元,每天6:40和7:40各一班,3小时30分左右可达尕海,司机会停留10分钟让乘客拍照,班车再行30-60分钟,可达郎木寺。3、合作到郎木寺的车50元,6:30、7:20、12:00各一班3、若从郎木寺出发,可以乘坐到碌曲或合作的班车,在尕海路口下,再搭车到尕海景区门口。

3

郎木寺

郎木寺是甘肃省和四川省交接处的居民点,是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和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共同下辖的一个小镇。一条宽不足2m的小溪从镇中流过,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清澈见底的白龙江水把小镇一分为二。江北是赛赤寺属于甘肃碌曲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赛赤寺”,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又叫“安多达仓郎木格尔底寺”,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麓的白龙江畔,地处甘川二省边界。郎木寺的两座寺院均为藏传佛教寺院(许多介绍郎木寺的文章、地方性标牌和电视专题片以及媒体对“郎木寺”这一地名的称谓可谓五花八门,甚至趋于以讹传讹的程度。郎木寺有两座规模较大的寺院,分别属于四川和甘肃两省管辖,人们总爱望文生义的将郎木寺理解为寺院的名称,加之近年来郎木寺的两个寺院都将各自的寺名冠以“郎木寺”来对外宣传,于是概念上的混乱就在所难免。郎木寺是地名,不是当地哪座寺院的名字)。郎木寺属川、甘两省分治,地图上有明确的界限,实际上两省百姓混居,很难界定,因而郎木寺又是一个囊括了川、甘两省的地名,两省依照地名法的相关规定,规范的写法均应为“郎木寺”。郎木寺由藏语地名“达仓郎木”演化而来。“达仓”是藏语音译,有“虎穴”之意,“郎木”为藏语音译,有“吉祥天母”、“仙女”之意。因而郎木寺以前固有的藏语地名全称为“达仓郎木”,这一地名在安多藏区广为流传和使用,且历史悠久,简称“郎木”。而“寺”是汉语,郎木寺是近代汉语地名的称谓。“郎木”之后加“寺”这一体现藏语音译、汉语附后的地名最初的含义为:郎木(地区的)寺院。然而这一称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自哪里已无从考证。“郎木寺”作为地名,在年8月红军高层的一份电文中就出现了3次,郎木寺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可见一斑,这也是迄今我所知道的用汉语表述郎木寺这一地名最早的汉文文字记载与今天规范的书写方法完全相同。20世纪50年代初期,郎木寺也是西南、西北军事政治斗争的一个中心,那时,“郎木寺”作为汉语地名,再次出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西南部队的军用地图上,之后,“郎木寺”作为地名约定俗成的出现在中国行政区划地图中。随着世人对郎木寺的
  类型:寺庙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信息:30元
  交通: 

1、从夏河到郎木寺有两条路,一条是近道,从小桑科穿越经阿木去乎、尕海、碌曲到郎木寺,另一条路是先奔向合作,再经尕海、碌曲到郎木寺,其中从阿木去乎到郎木寺都是国道。包车司机一般都愿意走近道省油,但路况较差,国道相对好一点,四川境内都路况都不错,包车总耗时一般6个小时左右,最低费用元/车(小面的,年以后至今的包车均价)。

2、班车时刻,兰州汽车南站:早上8:20有直达迭部的班车途经郎木寺,距镇子5km(元/人)。夏河:早上7:00有班车直达郎木寺镇中心(71元/人)。

3、合作:中午12:20之前均有班车直达郎木寺镇中心(50元/人)。若尔盖:下午2:30有班车直达郎木寺镇中心(25元/人)九寨沟沟口:早上7:00有直达兰州的班车途经郎木寺,距镇子5km,12:00到达(元/人)。备注夏河、若尔盖在旅游旺季均有拼车直达

4、兰州、九寨沟班车下车点,有出租车或本地面包车接送,10元/人。郎木寺没有直达兰州的车,一般都在合作转车.郎木寺到合作汽车南站50元/人(最新票价),前往合作汽车北站可以换乘到兰州的车,合作到兰州的班车每半小时一班,末班16:30。

4

郭莽湿地

郭莽湿地位于甘肃省绿曲县尕海乡国道旁,海泼米,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地,在黄河流域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是黑颈鹤等候鸟冬眠的重要栖息地。著名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都由此经过。莽湿地栈道尽头是巨大的黑颈鹤雕像。黑颈鹤是濒危的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是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鹤类,能够飞到万米高空,飞跃喜马拉雅山脉,可以说是动物界的极限运动员了。黑颈鹤终年生活在海拔米以上的高原,若尔盖草原食物丰富,水源充足,尕海草原是它们最理想的栖息地,又被称作黑颈鹤的故乡。远处观景台的视野实在是太开阔了,远处倒是勉强能看到大型鸟类的身影,至于是不是黑颈鹤就只有天知道了。走到观景台的时候,正赶上一大波装备异常豪华的夕阳红摄影天团撤离。前一刻还热闹无比的观景台,顷刻间仿佛只剩下了楼主一家。从入口走到里面去需要踏过一段长长的木板搭做的桥。在最里面,有一座三只仙鹤的雕像,为这个地方增添了不少仙气。而我也一直觉得仙鹤充满了神秘感,是圣洁的象征。这里的景色好像被随便涂抹的一样,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放眼望去,视野之内充满了黄色绿色还有红色。湿地的河水静静的流向远方。远处的灰色的房屋是不是飘起袅袅炊烟,连同走出来的人一起,成为画卷里的事物。不知道在这里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大概整个人身心也都会变得宽广起来吧。漫山遍野的小花,咤紫嫣红,争相怒放;观景台上的黑颈鹤雕像,昂头引颈,展翅飞翔。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满目西北草原的豪放,令人荡气回肠。云层较厚,阴沉的天气又为高原湿地增添了壮美与苍凉。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湿地的河水静静流淌,不知是否向着东方,奔向黄河的怀抱?弯弯的小桥,随风飘扬的经幡,远处星星点点的房屋,时时飘起的袅袅炊烟,这些都让草原湿地充满了生气。傍晚时分的草原温度骤降,风越来越大,寥寥的几个游人也逐渐散去。太阳下山之前,天边燃起绚丽的晚霞,倒映着蜿蜒的溪流如五彩玉带。这大概是草原最美的时刻,犹如高潮过去的电影院,让人不忍离场。小贴士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免费
  交通: 可先坐班车到碌曲:1、兰州客运南站每天7:30、7:40、8:30、共有三班车前往碌曲,车程约4小时,票价97.5元。然后包车前往

5

西仓寺

西仓寺是在当地原有的几座小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始建于年,由拉卜楞寺著名高僧第三世德哇仓·嘉央图丹尼玛主持建造。后寺院所属部落献寺于第三世嘉木样活佛,西仓寺成为拉卜楞寺子寺,政教属拉卜楞寺,管理由拉卜楞寺派“更察布”、法台、经师、僧官管理西仓寺及所属部落的一切事务。第三世嘉木样、第三世德哇仓、华日活佛、贡却坚赞等曾任西仓寺法台。西仓寺学院学规、节日法会等大都类同于拉卜楞寺。据《安多政教史》载,清朝皇帝曾赐寺额“般若洲”。西仓寺发展十分迅速,至解放初,寺内建有闻思学院、续部上下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等六大学院,壮严宏大,有大小经堂、佛殿、护法神殿14座,僧众达余人。

年时,西仓寺得到保留,“文革”中被拆除。从年起西仓寺逐步得到恢复,建立了大经堂和护法神殿,现只有闻恩学院,僧众有人。

语称“..曲科林”,意为“具喜法轮洲”。位于碌曲县东。是碌曲县境内较为著名的格鲁派寺院之一。西仓噶萨尔”,相对原西仓旧寺而言,意为西仓新寺,其法名“噶丹群科尔琅”,意为格鲁派**寺,乃西仓部落总寺。清道光皇帝曾赐寺额“般若洲”.后寺院所属部落献于第三世嘉木样活佛,成为拉卜楞寺属寺。

可惜该寺宏大庄严的建筑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毁坏。年该寺逐步得以恢复,重建了大经堂和护法殿,设立了闻思学院,僧众达余人。该寺是则岔石林的必经之处,在山环水绕处,停车止步观其独特的风水地形,聆听一回浑厚悠远的诵经声,你会别有一番感受。又到正月十三,又到西仓寺“亮佛”时。

亮佛节;西仓寺为拉卜楞寺子寺,学院学规、节日法会大都类同拉卜楞寺,但正月十三的“亮佛”却别有风彩。那日,早上由僧人依次在辩经广场、大经堂颂经,庄严肃穆,经声荡荡,袈裟猎猎。颂经结束,到了“亮佛”高潮。随着号鸣,数十丈长和宽的绣制佛像在展佛台上徐徐亮开,数万观佛的民众沸腾了,很快排起长龙,依次来到佛像边顶礼膜拜,僧人在维持秩序。“亮佛”时让信众抚摸佛像,也是仅在西仓寺才能得到的福缘……翌日,部落巡游启程,一年由一部落组织,十二部落十二年一轮回,部落之男子人人盛妆,持缚有彩旗木枪,而部落选出的英俊年轻男子则穿皮装,挂珠宝,持枪佩刀,神采奕奕,迈着大步,领着族人绕寺而行,……这是巡游部落现实力,展魅力,追忆往昔尚武英雄的时光。待巡游部族回到大经堂时,大经堂前广场上神秘的法舞闻号而起,围观者人山人海,僧俗的灵魂仿佛都随着舞者变幻的身影飘舞。西仓寺“亮佛”的日子,也是僧俗同乐的节日,不仅可目睹壮观、庄严的一幕,也可享受与藏胞一同过节的热闹快乐。彼时彼地,弥漫庄严法相和浓彩民俗交融的气息,透射着无限的光荣和梦想……、

小贴士

 

类型:寺庙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免费 

交通:

可先坐班车到碌曲:
  

兰州客运南站每天7:30、7:40、8:30、共有三班车前往碌曲,车程约4小时,票价97.5元。然后包车前往

//

出行攻略

//

01

出行方式怎么选?

包车

优点:自由度高,司机路线熟,安全放心,随走随停。缺点:司机吃住是问题。包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游客的游玩自由度,而且在景点可以待的时间够长,让游客做到畅玩,玩爽,玩嗨。而且司机一般是本地人,在游玩时可以给游客建议和帮忙拍照。但缺点在于司机食宿问题。

自驾

优点:自由度高,随走随停。缺点:司机路线不熟,对当地情况不了解,对路况不了解,容易迷路。自驾对于大众来说是比较省钱的,但是这一路上也就意味着自己承担一切。容易迷路错过好的景点。

跟团

优点:费用低,适合时间紧凑的游玩时间。缺点:毫无体验,到点停车,餐宿固定,行程不自由。跟着大巴走呢,可以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但一般以打卡为主,一站一停自由度受限,而且还玩的不好。容易被拉去强制购物,体验会便差。

01

如何拍出自己的甘南网红照?

背景的选择

抓住第一眼的感觉,当您看到甘南线上美轮美奂的扎尕那石城,虔诚而圣洁的色达小镇,高耸入云的则岔石林等,都可以形成一幅魅力四射的图案。有些摄影爱好者面对这些景色时一般都会思考良久,左顾右盼,久久不能下手,就是因为最开始也可能是最准确的那种感觉无法找到,被眼花缭乱的拍摄现场搞得无从下手。所以拍摄请记住您的第一眼感觉,并且根据主体对画面进行构图,从而拍摄下自己心仪的照片。

摆拍姿势的选择

在甘南这唯美的景色上,如何把景色与人物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来说站姿是非常自然的美姿,这种姿势不受环境,道具的束缚,走到哪里都可以拍。通常情况下,站姿都是从腰部取景的,从上半身动作开始,循序渐进的拍摄。在拍摄时进一步加上手部动作,例如手叉在腰间,这样拍摄出来的人物曲线更加突出。拍摄时一定要注意手部动作的自然性,也就是要放松,这样拍出的照片会更有立体的感觉。

服饰的选择

在甘南线上,可以选择穿着民族服饰,再搭配上青山绿水和佛教特色建筑,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会如同宣传片一样夺目。当然如果不选择穿民族服饰,也可以自备鲜艳的纯色调服饰,在不同的景色中形成不同的对比,从而使照片色彩更加丰富。

01

来甘南应该注意什么?

最佳旅游时间

6-9月,此时的甘南平均气温是10-20摄氏度,是全年中最暖和的时候,野花遍布,绿草如茵,最能欣赏到高原美景。

穿衣指南

甘南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即使在最暖和的7.8月间,早晚也需穿保暖衣服,毛衣或者外套,中午时可穿短袖T恤,高原紫外线强烈,太阳镜,帽子,防晒霜,雨伞必不可少。

注意事项

①高反方面,高反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来之前可以喝些红景天,在西宁适应一下再出发,不要过度运动。②民族习俗方面,在回族餐厅吃饭时禁止饮酒,禁止食用非清真食品(包装上没写请真的都不行)在寺庙中不得拍照。③行程方面,带好晕车药。④天气方面,由于本地干燥建议多喝热水。⑤宗教方面,进入寺庙

不要在宗教场所大声喧哗

不要跨越法器、火盆

不要吸烟、不要伸手摸佛像、不要乱动寺内物品

不要触摸喇嘛身上的宗教器物

如果寺庙里的狗跟着你,不要驱赶打骂

不要踩踏门槛

进入寺庙记得摘下墨镜和帽子

不要穿短裤、短裙

寺庙内不得拍照

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关于甘南

//

关于转经

转经是西藏以及川、滇、青、甘藏区的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即围绕着某一特定路线行走、祈祷。藏佛教信徒认为拉萨是世界的中心,拉萨则以释迦牟尼佛为核心进行转经活动。转经一圈为圆满,沿佛殿四周的转经甬道一圈为“囊廓”,是内圈;绕大昭寺一圈为“帕廓”,是中圈;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一圈为“林廓”,是外圈。大昭寺实际就是佛教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坛城(曼陀罗)这一密宗义理立体而真实的再现。如果遇到寺庙、佛塔、玛尼堆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注:信仰苯教的则从右边绕行。

关于绕行方向在拉萨一般都是从左向右,不管是在八廓街还是布达拉宫,跟着人群的方向准没错。

关于天葬

天葬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秃鹫(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一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哀悼的方式。

天葬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是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胡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

本文图文来源于网络

end

这里是一座被山水与民俗浸润的魅力小城

这里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基因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