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展中的玛曲县藏族第二寄宿制小学 [复制链接]

1#

黄河湾里一盏光明的灯塔

——记发展中的玛曲县藏族第二寄宿制小学

玛曲县地处甘、青、川三省和安多藏族之要冲,是一个藏民族居住的纯牧业县。玛曲在藏语里是“黄河”之意。九曲黄河的第一湾就在玛曲。

牧民们放牧,经常游牧在草原上。为了解决牧民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玛曲县于年12月成立了玛曲县第二寄宿制藏族小学。寄宿制小学的建立,解决了牧区藏族人民孩子受教育的问题。

玛曲县第二寄宿制藏族小学现有教学班33个,学生名,教师人。生源为三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藏族学生,百分之百的牧民子女,百分之百的三科教学;孩子们学习汉语、藏语、英语三种语言。

校长兰永杰是藏族,是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师大教育管理专业,目前已是副高职称。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同时又是一个热爱音乐喜欢唱歌的藏族歌手,创作藏汉文歌曲、歌词十余首,获得甘南州“藏地好声音”荣誉。同时他也是甘南州委、州政府,玛曲县县委、县政府“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校长”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玛曲县第二寄宿制藏族小学在兰永杰校长的带领下,在众教职工的努力下,短短十多年,一路奋发,一路拼搏,成长为蓝天白云下,黄河湾里牧区中教育育人和传播文化知识的一盏光明的灯塔。

教书育人,爱是教育的灵魂

兰永杰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他理解的“爱”:包括老师对教育的爱,校长对老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学生之间的“爱”,学生对学校的“爱”。爱是和谐校园的根,爱是学校教育的本。

玛曲藏族二小非常“爱”老师。学校非常重视人才,兰永杰认为优秀的教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源泉。除了引进优秀老师,同时学校经常开展教师职业能力方面的培训,通过“校内交流、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职业能力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让老师视野开拓,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学校也培养出一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玛曲藏族二小同时对教师的生活也很关心。学校经常帮助教师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让年轻老师放下包袱,让中年老师规划好工作和家庭的分配,帮他们解后顾之忧,然后让他们能一心一意地扑在教学上。生活服务中的无微不至,让年轻人们也树立起了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人生崇高的事业,扎根藏区,一心一意搞教育。

教育就是一场春风化雨。学校对老师春风化雨,老师对学生春风化雨,玛曲藏族二小成了老师事业的奋发地、情感的栖息地、生命的归属地、生活的港湾地。

所谓的教师“爱”学生。在玛曲藏族二小的教学实践中,就是把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寓于对学生的关爱之中,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进步,用爱心去呵护,用爱心去启迪,用爱心去点亮。

老师以情感人,以行带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做学生思想工作过程中,温馨的话语,耐心细致工作态度,就是思想教育的一个要求。运用“润物细无声”的沟通方式,学生的心灵也开启了,问题的源头也找到了,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老师成了引领孩子成长的灯塔。

玛曲藏族二小在学校提倡学生之间必须互帮互助,友爱相处。互帮互助,友爱相处这对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塑造一个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过程,只要拥有了爱的能力,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孩子长大以后他就会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重德崇文,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核心

兰永杰校长从走上玛曲藏族二小的领导岗位后,他就以“重德祟文,提升素质”为办学理念,最后明确为一条思路:“学校发展有内涵,教师工作有尊严,素质教育有质量,学生发展有个性,家长期望有收获”的办学思路。

玛曲藏族二小的学生,都是藏族牧区家庭的孩子,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前,基本就是家庭的文化教育。二小从民族文化、学科文化、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劳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发现孩子的特长,因材施教,重点培养。

兰永杰说:“孩子的品德和知识一样重要。教育一个孩子成人,就是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所以在藏二小的教学规定上,每个科的老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同时要观察把握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其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散讲一些知识,课外知识,有民族友好的故事,有民族团结的故事,有英雄的故事,有高尚品德的故事,这些感染人的故事,涓涓流淌在孩子的心田上,就会感染孩子,塑造孩子的品质。

这种重德崇文结合的教育,既培养了孩子的品德,同时让他们学到了知识,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兰永杰说:“藏族的孩子,唱歌舞蹈方面比较强,所以我们专门开设了特长班,专门进行特长素质培养。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能学好。为了激发孩子好学的兴趣,我们积极为孩子的成才搭建舞台,培养孩子的个性特长,引领孩子自主发展。我们及时捕捉孩子的天赋,充分发挥孩子所长,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也为孩子树立起了自信心。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我们要为孩子的不断学习提供动力,充分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

玛曲藏族二小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气质上,对男孩培养他们的阳刚之气,对女孩培养他们的温婉仪态。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们的特长爱好,学校开设特长班。特长班的开设,调动起了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音乐、美术、器乐、舞蹈等科目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环,所有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报班,所有孩子都得参加特长班的教育和系统学习。对特长上表现出天赋的孩子,对该特长重点培养,让孩子们全面发展。

重德祟文,提升素质”的教学理念,贯穿在玛曲藏族第二小学教育中,藏族二小也成了县里小学教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教育培养,就是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兰永杰说:“我们做教育,一定要对教育有情怀,除此而外,还要有知识,有志、有趣、有恒。”

有情怀,就是要热爱教育。只有热爱了,才会不断地钻研教育,钻研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式,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最欢迎的是热爱学生的老师。因为热爱,就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容易打开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然后引导学习,学生也会取得成绩,教学质量自然就上去了。

学海无涯,知识是包罗万象的,老师除了研究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藏族二小还要求老师多阅读,和教学相关的知识也要学习。学校提供老师需要的书目,资料,满足老师对知识追求的需求。老师不断地学习增长,让老师的思想观念开阔,这样也能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这样的老师就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有志于教育,就会发现教育的有趣,一个教师可以不那么风趣幽默,但一定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陪伴者,在陪伴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教育之趣,感受成长之趣。这也是教育的方法,教育工作者工作时间长了,各种方法就会融会贯通,教学才会事半功倍,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兰永杰说。

一个教育工作者有恒,就是他不断地要求自己,坚持提升自己,持之以恒,坚持阅读、坚持思考、坚持梦想,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新思想催生新理念,新理念决定新思路,新思路指引新发展。藏族二小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革故鼎新,团结协作,牢固树立“志存高远,身心健康,博览群书,服务社会”的育人目标,严格遵循“以人为本,以研兴校,内强管理,外树形象”的管理理念,为实现“立德树人之摇篮,个性发展之家园,环境育人之乐园”的目标而砥砺奋进。

蓝天白云下,黄河湾里,一座知识的殿堂,一盏甘南高原上熠熠发光的灯塔,正照耀着水草丰美的玛曲牧场,年轻的孩童们在伟大祖国的怀抱中,正采撷一颗颗知识的珍宝,未来他们是民族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国家的未来!让我们以高原上高昂的牧歌赞美这颗培养孩子未来的光明灯塔,同时我们还要高声赞美我们民族国家未来的接班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