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治白癜风的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中国甘肃、青海、四川三省的交界处,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多民族杂居意味着多文化并存,儒家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在甘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统计,年全州共有20万贫困人口,而截至年底,只剩0.28万。我不禁好奇,在令人称赞的数字背后,这个地区究竟是如何实现的这样惊人的成就?
查阅资料可以看到,甘南州出台了多个地方性法规确保各民族的权益平等,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年)和《甘南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都有许多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团结互助的内容。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实地走访,有几个事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在夏河县黑力宁巴村看到旅游业蓬勃发展。当地政府根据该村的资源优势,年投资万元,除了建设基础设施,还为每户村民拨款20万元改建住房,投入旅游公司运营,每年每户保底分红元,根据旅游收入还会有额外分红。村民们说,他们经过培训还可以从事旅游接待,自家的农牧产品也因此有了较好的销路。这里的游客主要来自内地城市,他们对于甘肃藏族聚居区风光、民俗、藏族文化的浓厚兴趣,让村民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豪,激发起他们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我们了解到,甘南州在过去5年打造了个旅游设施齐全的村庄,使他们能够接待越来越多的游客,获得稳定的收入。
在卓尼县柳林镇,我们来到一家药材种植合作社(小型微型企业),这家合作社成立于年,现有人员35人,包括藏族17人、汉族12人、回族6人,主要经营中藏药材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在政策支持下,银行为合作社提供低息贷款,合作社为药农提供相关支持,调动当地农牧民参与热情,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合作社负责人说,他们已经带动周围5个村余户,其中87户贫困户分别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加上在合作社的工资收入,每年每户增收最高达3万元。卓尼县目前种植中药藏药材达8万亩,覆盖13个乡镇,各族群众在不同环节积极参与,从中获益。
我们还注意到,夏河县为保护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近几年来着力打造了拉卜楞唐卡小镇,集唐卡艺术的展示、培训、创作、销售为一体。以拉卜楞唐卡为代表的“甘南藏族唐卡”,是甘南州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其中的代表作参加了年上海世博会、年成都世界非遗成果展等各类展览和展示活动,社会反响热烈。唐卡小镇让更多其他民族的人们了解到藏族历史文化,也让民族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社会,有了更加广阔的传承发展的空间。
甘南州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是汉语和藏语。随着社会开放性的加大,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越来越深入,汉语作为通用语言,对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出于日常生活交流的基本需要或是生意经营的需求,其他民族成员能够熟练掌握并使用藏语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我在夏河县一家饭店里见到一位20多岁的藏族青年,他没有学习过汉文,一个汉字都不认识,但因为这几年的打工经历,现在已经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王格尔塘镇遇到一位司机师傅,他来自一个藏、汉、回族杂居的村庄,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和藏语,而且可以在两者间自由切换,对多种语言的掌握,为他的客运生意带来了极大便利。
甘南州的大多数乡镇都设置了藏族小学,各县都有民族中学,采取藏文或藏汉双语授课,政府发布的法规、公告都有藏文版,随处可见各类藏文图书、报刊,藏语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在技能培训上,甘南州政府还推出了机动车驾驶理论考试藏语语音系统、藏餐厨师、藏汉双语翻译、藏医技师、非物质文化传承等培训项目,为藏族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条件。
多民族地区的民族交往历来是人类社会面对的难题。我们看到,一些国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种族问题,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去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中国像甘南州这样的多民族地区还有很多,不同民族千百年以来在这里共处共生,相互尊重,和谐相处。事实证明,在正确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各民族群众共同努力,不同民族之间完全可以交往交流交融,平等享受各项权利,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作者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藏学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