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软弱涣散党组织是制约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暗瘤”,也是影响农牧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提升的“毒疮”。整顿提升涣散党组织要勇于自我开刀,善于辨证施治,敢于猛药去疴,精于标本兼治,才能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才能推进基层党建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甘南州合作市以“党建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着力在多维评估、精准诊断,辨证施治、猛药去疴,固本培元、管效长远三方面聚焦发力,确保整顿提升取得实效。
“望闻问切”辩证,诊病断因精准。
“望”重实绩表现,精准聚焦“患者”。将脱贫攻坚、维护社会稳定、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等作为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阵地”,以实绩排名、按表现抓尾,慎重确定6个农牧村党支部为软弱涣散党组织。“闻”重多方评价,精准掌握“病症”。采取“党员群众测评、党组织自评、包乡县级领导点评”的方式,走访邻里,走访党员,开门纳谏,用党员的口碑、群众的满意程度精准掌握“病症”,共查找出软弱涣散共性和个性问题13条。“问”重来源关联,精准了解“病史”。把握“患者”政治品质、道德品行、工作能力、作风表现、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日常表现,摸清软弱涣散党支部“病态”的来龙去脉,分清侵体邪毒的来源,搞清正气衰减的起源。“切”重司外揣内,精准诊断“病因”。把握既察“人之病”,更察“病之人”的原则,主动倾听“患者”讲困难、倒苦水、提意见,明了邪毒侵害的外因,找准集中发病的内因,查到理想信念不牢、党性修养滑坡、宗旨意识淡化、自我要求放松的“病根”。
“君臣佐使”配伍,猛药去疴除疾。
因村制宜下“君药”。根据《合作市软弱涣散基层组织整顿提升工作方案》进行宏观指导,把准班子不齐、工作停滞;班子作用发挥不突出,党员战斗力弱化;组织制度空设,活动开展不经常;党组织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矛盾纠纷集中,群众意见大;村务公开与财务管理混乱6类“主症”,分别开出配齐配强班子、规范组织运行;撤调转化并举,提高能力素质;从严落实制度,组织活动经常;明晰职责定位,增强带领致富能力;包抓下访化解,经常摸排调处;建章立制约束、阳光监督管理6剂“主药”。聚焦共症使“臣药”。瞄准正气不足、能力不济的共性“病因”,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合格党员标准对标、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党史国史教育等,以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唤醒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受教育党员干部达余人次。调和推动用“佐药”。合力聚焦,县级领导包抓,乡党委书记主抓,包村领导蹲点督抓,挂牌销号严抓,市、乡两级高频度跟踪督导,市委书记先后3次深入农牧村指导整顿工作,做到了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导、措施层层聚焦,整顿压茬推进。理顺心气抓“使药”。书记与书记专题谈话,共同分析原因、共同商量对策,卸下班长的思想包袱;与班子成员逐一谈心,开诚布公,打消“冲锋班”的担忧顾虑。先后开展谈心谈话60人次,勉励班子集体,鼓舞士气,鼓足干劲,后进更要前进,改进不敢却步。
“扶正培元”固本,管用管效长远。
“察言观行”看疗效。观村班子的“病态”是否全消?精气神是否饱满?测班长在“主战场”的号召是否强劲?看党员干部解民忧、办实事的脚步是否勤快?问党员、群众的口碑是否明显好转?达到整顿一次,管效长远的效果。“规律补钙”健体质。坚持理论武装强根基,学深悟透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在汲取政治养分中“补钙质”“强筋骨”“养正气”。市委讲师团分赴6个软弱涣散村,有针对性地宣讲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藏区利民惠民政策。6个村依托草根宣讲团,采用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宣讲党史知识,新旧历史对比和个人感悟等20余场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传播党的建设“好声音”,传递伟大工程正能量。同时,坚持勤晒“太阳”促吸收,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利器,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阳光监督,补好钙,补足钙。“治病未发”管长远。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不可能“旧病已除,新病不生”,唯有“防病”关口前移,好药常补在前、猛药去疴在后,才能杜绝“腠理之疾”悔成“骨髓之痛”乃至“膏肓绝症”。在总结验收的基础上,6个软弱涣散村将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制度加以固化,累计修订完善各类制度32项,调整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8人,达到了整顿一个、警示一片、鞭策全员的效果。
图文来自:合作市委组织部
审核:州委组织部党教科
主编:王瑞芬责任编辑:王立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