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坚定、行色匆匆甘南人,忙忙忙!
他们的忙碌有这些、这些
一起来看看吧
PART
1
脱贫攻坚奔小康
“扎西,你急急忙忙滴,干啥起尼?”
“小南,额们村脱贫老,村上的尕让家今天接了辆新车,我得去恭喜下,顺便也粘一下喜气,先不说了,走了哦......”
上山下乡抓脱贫、敢死拼命奔小康甘南提前一年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决战深度贫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决定性成效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年初的20.61万减少到年底的0.28万贫困发生率从36.75%下降到0.5%甘南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PART
2
城乡环境齐整治
“恭喜,这次环境评比中,你家又获得了‘卫生清洁户’的称号,要继续发扬爱卫生讲卫生的优良作风,共同美化我们的家园”。
“主任,你放心,我家一定带头示范,和大家一起扮靓美丽乡村!”
“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设置村规民约,建立互比互评制度扮靓美丽乡村,我们责无旁贷放眼望去,房前屋后庭院整治、室内卫生清洁互评互比制度,让先进带动后进从而改善生活环境也改变高原儿女的精气神
PART
3
铺就坦途奔富路
“桑杰,你拉着一车农副产品,啊些里去尼?”
“去一趟县上的收购点,出村的路修通了,自己送货方便多了呢,你有啥捎的我也带上。”
“一条马路三盏灯,一只喇叭听全城。
一条小河城边过,一条平街满灰尘。”
落后的交通始终成为长期制约这一方土地发展的主要“瓶颈”
如今,
以机场、国省干线、普通省道、旅游公路为骨架
以各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支撑、村组为节点的
干支相连、辐射城乡、高效便捷的
现代交通体系已然建立
广大农村居民出行更为安全、便捷
PART
4
产业发展快车道
“卓玛,出门旅游伴手礼必不可少,来甘南能带些什么特产回去呢?”
“高原菇、野山菌,牦牛肉、蕨麻猪,冬虫夏草品质优,中藏药材任您挑,新潮文创特色浓……嘻嘻,多得很,包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甘南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以“致富带头人、农业合作社、电子商务”为产业链自此,甘南牦牛乳制品、青稞酒、蕨麻猪肉、野生珍、藏服饰等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产品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PART
5
美丽乡村入画来
“尕让,听说你们甘南是全域旅游无垃圾,真是这样的吗?”
“那可不,不止全域旅游无垃圾哦,我们现在还在打造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那将会是一家一景、一户一韵。”
呵护青山绿水、留住乡愁记忆开展扫黑除恶、乱拆乱建集中整治行动升级再造既有“高颜值”又有“高产值”的美丽乡村“一十百千万”,一家一景、一户一韵一个个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成为了即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又记得住乡愁的九色甘南香巴拉
PART
6
红绿旅游掀热潮
“甘南是不是,享有黄河第一湾、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弹唱故里等称号,集山川、草原、河流、寺院、森林、石林、花海等自然风光于一体?”
“不够不够,还有那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
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将红色文化挖掘、保护、开发与本地特有的绿色资源紧密结合借助优越的生态禀赋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让甘南儿女享受到了“红绿融合”带来的红利
PART
7
幸福指数节节高
“哎呀,你们说了那么多,确实是景美、人俊、风情好,真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那你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变化不止眼睛所能看到的,更多的来自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内心感受,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是甘南最好的名片。”
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以往的“走出去”潜移默化下成为了“留得住”广大群众的满意度显著增强居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体会一种信仰邂逅一种惊艳遇见甘南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共筑共建美丽家园甘南人忙忙忙!!!甘南日报记者周芳
甘南日报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