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记者走进位于甘南州夏河县的甘肃雪顿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多年来,在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上,“雪顿乳业”通过实行区域订单化、劳务就业等传统扶贫模式以及“中心奶站+专业合作社+牧民”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带动甘南多户农牧民脱贫致富。
作为甘南牦牛乳产业龙头企业之一,雪顿乳业先后与甘南州夏河县、玛曲县多个贫困村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创建股份制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将牦牛乳业这一富民产业引入当地,增加牧民收入、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动产业扶贫,实现广大牧民群众与企业“互惠互利、多赢共赢”。
甘肃雪顿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达尔吉介绍说:“我们在甘南州设立了11个中心奶站,对接专业合作社,而合作社对接牧民的鲜奶。在收购鲜奶中,针对贫困户提供的牛奶给予高出市场收购价3至5角进行收购。年至年共计带动贫困村27个,贫困户户。”
全产业链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雪顿乳业一方面收购农牧民的奶源,解决更多农民基本劳作后的收入问题,为附近27个村多户牧民家庭分红,每户每年可以拿到元的分红款;其次优先考虑建档立卡户子女来公司就业,目前已经有17名建档立卡户子女在该公司上班。
在雪顿乳业担任人力资源专员的王洁,就是得益于公司吸纳贫困户子女就业这一优惠举措。26岁的王洁家住夏河县达麦乡吉塘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因学致贫。年,王洁从云南工商学院毕业后应聘到雪顿乳业,月工资元,这成为家里的重要收入。如今,王洁的父亲在村里当保洁员,母亲在家乡小学食堂做厨师,妹妹毕业后在县上的水电局干扶贫专岗,全家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走在了小康的路上。
同时,雪顿乳业通过“中心奶站+专业合作社+牧民”的链条方式,带动牧民劳动增收、投资增收,让牧民以及建档立卡户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得到产业分红。在每年收购鲜奶过程中,针对贫困户提供的牛奶给予高出市场收购价3至5角进行收购,年度带动贫困户增收约15万元;同时,针对公司不同的岗位需求,积极为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公司现有精准扶贫户员工17名。
目前,雪顿乳业始终坚持以牦牛奶为主导产业进行精准扶贫,全面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牧户”的共享发展模式,区域涉及甘肃、青海、四川三省的四个市州,18个县域,使农牧养殖业形成良性循环,带动了广大农牧民的增收致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甘南日报记者李建舟
甘南日报官微声明
甘南日报原创